麻风病用什么药你真的知道?

时间:2024-10-31浏览数:199

麻风病,英文名称是Leprosy,又叫汉森氏病(Hansen’s disease),是由麻风杆菌(M.Leprae)惹起的慢性传染病。
麻风病的病原菌有什么特点?
麻风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,经紫外线照射30~60分钟或日光直射2小时即失去活力;对热非常敏感,60℃处置10~30分钟即失活。但在碎冰中保管20天后或在室温(14~24℃)条件下保管2周,生机才丧失。
麻风杆菌在患者体内散布普遍,次要见于皮肤、黏膜、周围神经、淋巴结、肝脾等网状内皮零碎某些细胞内。在骨髓、睾丸、肾上腺、眼前半部等处也是麻风杆菌进犯和存在的部位,四周血液及横纹肌中也能发现大批的麻风杆菌。
麻风杆菌次要经过破溃的皮肤和黏膜排出体外,在乳汁、泪液、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也有麻风杆菌,但菌量很少。
疾病的传达途径是什么?
传达途径有接触传达(接触含有麻风杆菌的破损皮肤与黏膜)、呼吸道传达(带菌者咳嗽、喷嚏时的飞沫进入健康人的上呼吸道黏膜)。
疾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?
由于病变次要在皮肤和周围神经,临床表现为皮肤觉得妨碍和外周神经增厚、毁坏。并发症包括神经损伤、反响和分枝杆菌的浸透。
麻风杆菌进入人体后能否发病以及发病后的进程和表现,次要取决于被感染者机体的情况。
感染了麻风杆菌就一定会得麻风病吗?
绝大多数人(约占95%)对麻风杆菌具有特异性力,即便麻风杆菌侵入机体也很会被消灭而不惹起发病,只要很少局部力低下或存在缺陷者才会招致发病,但麻风的杀伤力却不容小觑。
有哪些分型?
通常人体对麻风分枝杆菌有较强的抵抗力,次要是靠细胞。依据患者对麻风杆菌感染的细胞力不同,病变组织有不同的组织反响。
由此将麻风病变分为以下类别:
1、结核样型麻风
本型约占麻风病患者的70%,由于病变与结核性肉芽肿类似,因而称为结核样型麻风。
特点是病变局限化,多发作于面部、四肢、肩、背和臀部皮肤,呈边界明晰、外形不规则的斑疹或地方略下陷、边缘略高起的丘疹。神经的病变除惹起浅觉得妨碍外,还伴有运动及营养障碍,严重时构成“兔眼”、“鹰爪手”、“猿手”、“垂腕”、“垂足”、“足底溃疡”、“指(趾)骨吸收”等多种表现。但在现代医学无效的防治措施下,上述肢体改动已少呈现。
结核样型麻风的病灶内含菌量少甚至难以发现;传染性低,病变发展缓慢。
2、瘤型麻风
本型约占麻风病患者的20%,因皮肤病变常隆起于皮肤外表,故称瘤型。
特点是对麻风杆菌缺乏力,麻风杆菌经淋巴、血液分布全身,皮肤损害数目多、散布普遍而对称,边缘模糊不清、倾向交融,外表清淡润滑。病变初起时为白色斑疹,当前开展为高起于皮肤的结节状病灶,可使面容改观,构成“狮容”,早期时神经纤维消逝而被纤维瘢痕所替代。除进犯皮肤和神经外,还常累及鼻粘膜、淋巴结、肝、脾以及睾丸。
瘤型麻风的病灶内有少量的麻风杆菌;传染性强,病变开展较。
3、界线类麻风
本型患者反响介于瘤型和结核样型之间,病灶中同时有瘤型和结核样型病变,由于不同患者的反响强弱不同,有时病变倾向结核型或倾向瘤型。
4、未定类麻风
本类是麻风病的晚期改动,病变非特异性,只在皮肤血管四周或小神经四周有灶性淋巴细胞浸润。抗酸染色不易找到麻风菌。少数病例日后转变为结核样型,多数转变为瘤型,有的可以自愈。
疾病如何医治?
随着迷信的开展,医治麻风病的药物越来越多。要晚期、及时、足量、足程、规则医治。运用抗麻风化学药物结合医治,可无效增加耐药性的发生。
1、化学药物医治
氨苯砜
【用法用量】口服给药,与一种或多种其他抗麻风药合用。成人,50~100 mg/次,或按体重0.9~1.4mg/kg/次,一日1次;高剂量200mg/日。小儿,按体重0.9~1.4mg/kg/次,一日1次。
由于本品有蓄积作用,故每服药6日停药1日,每服药10周停药2周。
【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】本品在乳汁中可达无效浓度,对新生儿具预防作用。但砜类药物在G-6PD 缺乏的新生儿中能够惹起溶血性贫血。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前应充沛权衡利弊。
【儿童用药】儿童用量酌减,普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无分明影响。
【老年用药】老年患者肝肾功用有所减退,用药量应酌减。
【不良反应】背、腿痛,胃痛,食欲减退;皮肤惨白、发热、溶血性贫血;皮疹;异常乏力或脆弱;变性血红蛋白血症。
【忌讳】对本品及磺胺类药物过敏者、严重肝功能损害和肉体障碍者禁用。
【注意事项】严重贫血、葡萄糖-6-磷酸脱氢酶(G-6PD)缺乏、变性血红蛋白还原酶缺乏症、肝、肾功能减退、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及有精神病史者慎用。
利福平
【用法用量】用于麻风病,口服或静脉注射,600mg/次,每日1次,联用氨苯砜,联用或不联用氯法齐明。
【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】本品可透过胎盘,植物实验曾惹起畸胎。人类虽尚无致畸报道,但目前无足够材料标明可在妊娠期平安使用。本品可由乳汁排泄,哺乳期妇女用药前应充沛权衡利弊。
【儿童用药】本品在5岁以下小儿使用的安全性尚未确立。
【老年用药】老年患者肝功能有所减退,用药量应酌减。
【不良反应】厌食、恶心、呕吐、上腹部不适、腹泻等消化道反响为多见。肝毒性为本品的次要不良反应,在疗程后数周内,多数患者可呈现血清氨基转移酶降低、肝肿大和黄疸,大多为无症状的血清氨基转移酶一过性降低,在疗程中可自行恢复。
【忌讳】对本品或利福霉素类抗菌药过敏者禁用。肝功能严重不全、胆道阻塞者和3个月以内孕妇禁用。
【注意事项】酒精中毒、肝功能损害者慎用。本品能够惹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加,并招致齿龈出血和感染、伤口愈合延迟等。此时应防止拔牙等手术、并留意口腔卫生、刷牙及剔牙均需慎重,直至血象恢复正常。用药时期应定期检查四周血象。因进食影响本品吸收,应于餐前l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。服药后大小便、唾液、痰液、泪液等可呈橘红色。
如何预防?
目前对麻风病的预防,短少无效的疫苗和理想的药物,因而,要使用各种办法晚期发现病人,对发现的病人,应及时给予规则的结合化学药物医治。对盛行地域的儿童、患者家眷以及麻风菌素及结核菌素反响均为阴性的密切接触者,可给予卡介苗接种,或给予无效的化学药物停止预防性医治。
预防的重点在于进步力,必需坚持“预防为主”的方针,贯彻“积防治,控制传染”的准绳。
1954年,世界卫生组织确立每年1月的初一个星期日为“世界防治麻风病日”,旨在唤起人们宽容地看待麻风病人,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在,鼓舞和协助他们失掉与其他病人一样的医治和生活。
2004 年,我国财政将麻风病防治归入了公共卫生专项,对麻风病的诊断和医治实行收费,各级民政部门也为麻风病患者提供必要的医疗和生活救助等。

 


http://13379208359.b2b168.com

产品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