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硝唑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,它通过结构中的硝基,参与敏感菌的能量代谢,破坏遗传物质DNA的结构,抑制DNA的合成,从而干扰和中断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,发挥杀菌作用,对脆弱拟杆菌、梭形杆菌、破伤风杆菌、真杆菌、乳酸杆菌、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等厌氧菌具有强大的杀灭作用。
一提到甲硝唑,很多人的一反应就是“牙疼”的药物,其实甲硝唑是一种抗菌药物,除了“牙疼”,还能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,。
1963年甲硝唑被批准在美国使用,美国目前每年有数百万张甲硝唑处方。随后的研究表明甲硝唑对于厌氧菌的有效性,直接导致了从19世纪70年代至今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。此后, 甲硝唑同时被用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,溶血性阿米巴(阿米巴痢疾)和蓝氏贾鞭毛虫(贾虫病)和产甲烷古菌。甲硝唑也被用作在发育研究中的靶向细胞消融。
甲硝唑主要应用于这些。
1. 抗滴虫病:甲硝唑滴虫有强效杀灭作用,因此又名灭滴灵,是 滴虫病的抗菌药物,但需要注意的是, 滴虫病有很强传染性,需要与同时。
2. 幽门螺杆菌感染:幽门螺杆菌是生长在人体胃窦部的一种微需氧菌,是引起慢性胃炎、胃、十二指肠溃疡、甚至胃癌主要的病原菌,甲硝唑对其有一定的抗菌活性,但是由于近年来使用广泛,其耐药率(40-70%)逐年攀升,临床应用时要联合阿莫西林、四环素或呋喃唑酮等抗菌药物才能提高幽门螺杆菌。
3. 伪膜性肠炎:伪膜性肠炎是由于过度使用广谱抗菌药物(如阿莫西林、左氧氟沙星、克林霉素等)或质子泵抑制剂(如奥美拉唑、雷贝拉唑,泮托拉唑等)引起肠道菌群紊乱,从而导致结肠粘膜急性坏死性炎症,常见腹泻、腹痛、便血等症状,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巨结肠,危及生命,艰难梭菌是引起伪膜性肠炎的主要病原菌,艰难梭菌是一种厌氧阳性产毒菌,甲硝唑对其有较强的抗菌活性,可用于轻、中度伪膜性肠炎的。
但是甲硝唑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,大约有15%~30% 病例出现不良反应,以消化道反应为常见,包括呕吐、食欲不振、腹部绞痛,一般不影响;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、眩晕,偶有感觉异常、肢体麻木、共济失调、多发性神经炎等,大剂量可致抽搐。少数病例发生荨麻疹、潮红、瘙痒、膀胱炎、排尿困难、口中金属味及白细胞减少等,均属可逆性,停药后自行恢复。
总之,甲硝唑是临床上常用的抗厌氧菌药物,它本身并没有止痛作用,主要通过杀灭口腔厌氧菌,抑制厌氧菌释放毒素,引起炎症反应,达到止痛的目的,除此之外,甲硝唑还是 滴虫病的抗菌药物,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,是轻、中度伪膜性肠炎的抗菌药物。
13379208359.b2b168.com/m/